5月13日上午,我校在行政楼辅楼二楼会议室召开了2014年度国际化工作推进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吴学敏主持。副校长卢兵以及学校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二级学院分管外事工作领导、兼职外事秘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全体人员参加会议,这也是我校首次召开国际化工作推进会。
会上,副校长卢兵宣布了学校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责(南工院字〔2014〕27号)。国际处处长李建国对我校国际化水平提升行动计划,从提出背景、主要思路以及今年落实行动计划的工作与项目安排做了解读。机械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晓勇、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傅颖哲、国际学院党总支书记傅瑞林围绕本单位国际化的现状和下一步推进国际化工作思考与安排,先后作了会议交流。
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校长卢兵作了讲话。他指出,当前我校正在启动实施一流专业建设行动计划,国际化水平提升行动计划与之相辅相成,两项工作目标一致、非常重要。建设一流高职院校,需要在科技能力、国际化、文化品牌等三个方面再上一个台阶,缺一不可。我们在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学习借鉴消化吸收来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中外合作办学是推进国际化的重要手段,现在合作办学专业已回到二级学院,不要把这些专业当成包袱,而要借助这些专业实质性地引进合作院校的优质资源,通过学习借鉴来深化自身的改革。他还指出,国际化除了面上工作,还要抓住重点、寻求突破。一是专业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学校的一些行动计划会落实到这个载体上,比如国际化、校企合作等,围绕着专业内涵发展大有文章可做。二是各专业尤其是一流专业,要在引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上积极突破。三是教师是国际化的关键,教师是国际化的人才,才可能培养出国际化的学生。培养教师的国际意识和能力,要下力气重点抓。四是机制上重转变,把国际学院和二级学院的定位和职责清晰化,现在正处于转变过程中,转变好了,理顺了,会更有利于后面工作的开展。
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吴学敏作了总结讲话。他从我校国际化工作的发展历程讲起,指出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通过“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远目标愿景来引领国际化发展,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国际化工作,把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为提升自身专业内涵质量水平的重要途径,抓住当前学校启动实施国际化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和“国际化试点专业项目”的时机,清晰和制定本单位的推进计划,通过参加学校的各类国际化项目,来推动本学院专业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怎么推进国际化工作他指出,首先国际化是系统工程,原来我们推进国际化是自上而下的,到当前应是自下而上的,各部门和单位需要协同配合、上下联动。这也是我们提出建立“学校主导、学院主体、师生主角、专业载体、项目牵引、联动发展”的国际化工作机制的用意所在,包括当前职能部门所做出的一些注重沟通与协作、下移工作重心的转变,都是对如何实现国际化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探索。其次,国际化工作状态应该由职能部门的“独舞”向“做好领舞、推动群舞”,并最终向“服务群舞、做好伴舞”转变。要达到这种状态,需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梳理清晰不同外事业务和项目中,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的职责,加强导向机制建设,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实质性、深入性和持续性发展。再次,要抓好校院两级专兼职队伍建设,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并围绕一些工作专题进行研讨交流和培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水平。最后他强调,学校启动实施国际化水平提升行动计划,下一步的关键在于落实。相信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通过大家的扎实工作,一定能够实现学校国际化工作的目标。
为落实学校“二次创业”提出的“开放服务”战略,学校自去年10月底开始启动国际化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的制订工作。今年4月22日,孙爱武校长主持召开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国际化工作,审定了学校国际化水平提升行动计划以及一系列重要项目方案。5月7日,学校正式成立由孙爱武校长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吴学敏和副校长卢兵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国际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校国际化工作的统筹和协调。5月12日,学校发布实施国际化水平提升行动计划,明确了下一阶段全校国际化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措施;同时落实以专业为载体推进国际化的思路,启动了“国际化试点专业项目”,意在通过试点专业的重点突破来带动其他专业国际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学校此次召开国际化工作推进会,旨在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目标、清晰思路、落实举措,推动全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深入发展,以服务于学校“二次创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