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省教育厅召开全省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全省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重点任务。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副厅长丁晓昌及相关处室和事业单位负责人,全省高校相关校领导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共计约350余人,分别在省教育厅主会场和37个分会场参加了视频会议。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吴学敏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主会场的会议。
会议表彰了2011-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苏教外〔2013〕86号),并对在宁的13所本科院校和包括我校在内的5所高职院校进行了现场颁奖,这是我校继2011年后再次获此殊荣。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郑秀琴就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继续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发表讲话,并对2013年和2014年度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进行了介绍。
省教育厅沈健厅长在会上强调,加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是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的必然选择。他指出,要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加快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提供支撑。二是深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坚持高端引领,鼓励发展中外合作高水平大学二级机构,建设中外合作办学品牌专业和示范课程,积极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三是不断扩大江苏外国留学生教育规模,启动面向外国留学生的“江苏高校英语精品课程”建设,开通运行“留学江苏英文网站”,探索建设若干“留学江苏国际学生服务中心”,让江苏成为外国人来华学习主要目标省份之一。四是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实施江苏大学生海外学习计划和博士研究生海外研修计划,加快构建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对外开放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五是大力提升教学科研管理队伍水平,要引育并举,加强教学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力争高水平大学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和较高威望的学术大师。六是扎实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新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和拓展我省教育与境外的双边和多边的国际交流空间,构建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布局,强化高校境外办学的统筹协调、宏观布局和前期论证,努力使江苏成为参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省份。
省教育厅丁晓昌副厅长主持会议,并对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